广电电视机顶盒怎么分流,电视顶盒是不是还得需要开通?
可以肯定的告诉你,只要家里有宽带,自己买一个电视盒子,就可以让你畅享海量大片,还有电视直播。
我们都知道,以前家里宽带没有普及的时候,大部分家里的电视都是安装了有线机顶盒,或者是卫星锅,但是随着国家禁止安装卫星锅,有线机顶盒成为了家里的电视必备。但是随着宽带的普及,有线机顶盒慢慢的推出了舞台,现在只要有宽带就可以看电视,不但省去了有线机顶盒的使用费,而且还可以有更好的观看电视体验。
装宽带赠送的的智能机顶盒。目前不管你是装的哪个运营商的宽带业务,运营商都会给你赠送智能机顶盒。大部分都是免费赠送的,只不过硬件配置相当的低,只能看看电视台,不过基本的电视台都会有。不能安装第三方软件,比如目前主流的视频播放平台。所以观看有一定的局限性,适合老人老年人使用,每天看看电视台,操作简单也方便。
自行购买电视盒子。只要家里有宽带,就可以给电视买个电视盒子,价格也很便宜。只要连接上家里的网线或者wifi就可以随心看各大视频网站的电影。还可以任意安装第三方应用APP,当然也包括一部分游戏。还可以安装电视直播软件,观看上千个电视台。海量的视频内容,还支持无线投屏,把手机里的内容搬到大屏电视上观看。所以,电视盒子有更多的可玩性,更适合年轻人使用,还可以流畅的播放超高清和蓝光电影。
总结在家里网络宽带普及的情况下,最好自己在网上买个电视盒子,普通的也很便宜,只要连接上网路就可以随心观看海量电影。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谢谢!
为什么很多用户用运营商的宽带?
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。
用户使用运营商的宽带+IPTV,而不是选择OTT盒子,这是多方因素共同决定的。
必须说的是,IPTV业务发展的历史要远长于OTT盒子。中国的运营商开始试点IPTV业务,最早是在2004年就开始了,那个时代还是ADSL的时代。虽然在IPTV业务的发展过程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,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的IPTV的历史要比OTT盒子长远的多。而实际上,OTT盒子的问世还是运营商大力的推广光纤入户的副产品,如果没有一个稳定而且带宽足够的宽带做为基础的话,谈什么OTT盒子也就太不现实了。
IPTV发展迅速,这离不开运营商的大力推广。就最初的IPTV试点阶段来看,IPTV是运营商赠送的业务,后期的时候开始单独的收费,10元/月,但是这个价格要低于同期的有线数字电视改造的24元/月的收视费,仅仅一个价格因素就抢占了一部分有线电视的付费用户。
单宽带的价格还是比较贵的,但是运营商的家庭融合宽带的价格就便宜的多了,运营商的手机、宽带、IPTV绑定销售的模式,也使得越来越多家庭办理了IPTV业务,反正家庭融合业务也必须办理IPTV,既然办理了也就使用好了。
就使用的技术来说,IPTV也是要远比OTT盒子体验好的很多的。运营商的光猫,现在是三网融合的产品,在光猫上同时可以接入电话、宽带和IPTV,其中IPTV是单独的物理网络,运营商部署的IPTV服务器最大化的贴近用户,用户相当于是内网观看节目,视频更加流畅。
IPTV收看电视节目,使用的是组播技术,目前运营商部署的组播源已经下沉到了OLT侧。
IPTV还有单独独立的带宽。目前我们办理光纤入户的带宽,比如说签约带宽100M,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办理了IPTV业务,其中会是100M上网外加上50M IPTV,而且IPTV业务的优先级要高于上网业务,这就是的即使是在网络忙时,至少IPTV业务也是可以被保障的。
而现在的OTT盒子,则是完全使用的单播技术,用户收看电视,流畅度无法保障,而且目前很多的OTT盒子是通过WIFI连接的,而且使用的是2.4G WIFI,这也使得OTT盒子收看电视更容易卡顿。
OTT盒子虽然价格便宜,但是操作繁琐,而且认真的说收看一些电影等节目也并不便宜。现在我们的OTT盒子,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儿童来说,还是过于复杂了。并且由于广电不允许OTT盒子支持直播,用户必须自己安装相关的软件,这对于一部分对于数码产品功能不太了解的用户来说,使用起来业就更不方便了。
就现在来看,随着国家对于版权的不断重视,即使是OTT盒子收看一些电影等节目,也需要购买会员,价格也并不便宜,说OTT盒子是完全免费的其实也不那么准确。而且一些电视盒子本身还有很多的广告,这也影响了收视的效果。
而且,OTT盒子使用年限也非常有限,通常来说使用2-3年也就变得卡顿了,这里其实也和OTT盒子厂家的各种优化升级有关,软件版本升级主要是最大化的应用硬件的配置,达到更高的性能,但是这对于前几年出厂的配置不如当下主流配置的OTT盒子来说,毫无疑问的相当于是做了一些负优化,因为硬件无法支持。其实对于一些OTT盒子的使用者来说,如果购买了2-3年之后,最好也就不要升级了。
相比运营商的IPTV,OTT盒子的优点是更加灵活方便,用户可以选择节目源更多,IPTV由于是定制化的页面,而且运营商无法掌握平台以及内容,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的。现在三大运营商只有IPTV传输牌照,而IPTV平台牌照以及内容牌照都在广电系的公司手中。
总而言之,现在虽然OTT盒子发展的比较快,但是比起IPTV机顶盒还是少的很多,这主要是由于IPTV被运营商大力推广,而且就使用体验来说,IPTV的确是比OTT盒子有比较大的优势的。
以上个人浅见,欢迎批评指正。喜欢的可以关注我,谢谢!
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,再次感谢!
如果事业单位合并?
单位合并后,职务怎么办?
单位合并,有以下几种方式:
1、挂牌机构:B单位成为A单位的挂牌机构,其职能、人员、编制全部并入A单位,和A单位一块牌子,两套人马,单位名称规范为:A(B),原机构、职能、编制都在,唯一不在的是原来的领导职数,一把手肯定不存在了,副职一般也只会给A单位增加一名专管B单位事务的副职,其它副职也取消了。
2、合并。B单位消失,其职能、人员、编制全部合并到A单位,不在保留B单位名称,B单位的领导职务也同机构一样同时取销。
3、下属单位或内设机构。B单位合并到A单位内,成为A单位的下属机构或者内设机构,一般级别、机构名称、人员、编制、领导职务都不会发生变化,和原先一样,只不过多了一层隶属管理关系。
在1、2两种方式中,会发生两个问题:
1、超职数。原来的领导职务减少,导致新单位领导职数超限。一般情况下,机构改革过程中,允许短时期内超职数情况的存在,这也就是我们曾经在省厅改革过程中看到的一正八副、一正九副等现象出现的原因。在改革过程中,或者改革后一两年内,组织部门会通过调任,解决超职数配备问题,新单位的领导职数会严格按照新的《三定方案》执行。
2、混编。尤其是事业单位合并到行政机关,会出现机关内存在事业编制的现象,即“机关事业”编,这个名称在机构编制管理条例上是不允许存在的,是临时处置措施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混编混岗”。机构编制部门也会在改革过程中或者改革后一两年内,用行政编制进行置换,把“机关事业”编调整为行政编制。
如有机构编制方面的问题,可私信解答。
网速比4G要快多少倍?
根据工信部最新的消息,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地级市将覆盖5g网络,但如果全国实现5g网络全覆盖,还需要6~7年的时间。目前5G网络的速度基本上是4G网络速度的10倍,随着各大运营商4G网络降速,5G网络的速度将更有优势。目前三大运营商的5G网络资费都已出炉,最低套餐在128元左右,最高达到了869元,显然比4G套餐高出很多。
5G网络覆盖所需基站更多,投入更大,建设周期更长由于5G网络使用频率较高,5G信号的传输距离远不如4G信号,所以5G网络建设,所需基站数量远高于4G网络,而投入也是巨大的,所以建设周期非常长,如果5G网络实现全国全覆盖需要6-7年的时间。
5G网络的实际速度大概是4G网的10倍5G网络实际测试速度可达60MB/s,也就是480Mbps,而上传速度在6MB/s左右,也就是48Mbps。
而4G网的下载速度普遍再40Mbps左右,上传速度在6Mbps左右。
5G网络的实际速度基本上是4G网的10倍。随着各大运营商将重心转移到5G网络,对4G网络进行了降速,未来5G网络和4G网络的速度差距也将越来越大。
5G网络套餐128元起,资费远高于4G网从移动的5G套餐来看,最低128元,30G流量,500分钟通话,相比4G网络而言,属于典型的加价不加量。而最高套餐价格高达598元,300G流量,3000分钟电话。如果满速下载的话,598元套餐流量仅需2个小时就可耗费完。
从电信和联通的5G资费来看,基本和移动相似,从5G网络资费的角度来看,三大运营商保持了高度一致。
目前缺乏5G核心应用,4G网和5G网差别不大目前5G网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核心应用,目前绝大多数的网络应用使用4G网和5G网差别并不是很大。虽然5G网络下载速度更快,但想想5G网的资费,也就没有太大意义了。另外百度网盘使用5G网络下载文件,不开会员,速度在0.8Mbps左右,也就是说3G、4G、5G网络速度都一样。
虽然三大运营商5g网络已经正式商用,但实现全国覆盖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,虽然5g网络的速度比4G网络提高很多,但由于缺乏真正的5g网络应用,而5G网络的资费又远高于4G网,所以目前的5G网络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。由于4G网络覆盖范围更广,资费更便宜,反而更值得选择。
关于【广电电视机顶盒怎么分流】和【电视顶盒是不是还得需要开通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,我们会积极回复。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!
发表评论